宁波高宏达医疗设备有限公司

新闻中心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新闻中心

肺癌诊疗,五大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必不可少

时间:2019-10-30打印本文

近年来,肺癌已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最快的恶性肿瘤。根据 2018 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,中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高达 57.13/10 万人和 45.80/10 万人,居各类恶性肿瘤之首。

肺癌类型

原发性肺癌 (primary lung cancer,PLC)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。从病理和治疗角度,肺癌大致可以分为非小细胞肺癌(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,NSCLC)和小细胞肺癌(small cell lung cancer,SCLC)两大类,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80%~85%,其余为小细胞肺癌。

SCLC是一种恶性程度高,侵袭性生长较快,易发生广泛性坏死和淋巴结转移的恶性肿瘤。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阶段,预后较差,五年生存率极低。早期NSCLC可通过手术治愈,而SCLC 则需要化疗和放疗。由于散在肿瘤病灶上的微小的SCLC不易被影像学手段发现,所以SCLC的血液肿瘤标记物检测就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肺癌标志物的临床价值


《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(2018年版)》推荐胃泌素释放肽前体(ProGRP)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(NSE)、细胞角蛋白19片段(CYFRA21-1)、癌胚抗原(CEA)、鳞状细胞癌抗原(SCCA)作为肺癌诊断的标志物[1]。其中NSE和ProGRP可作为小细胞肺癌(SCLC)标志物,CEA、SCCA和CYFRA21-1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的标志物。五项肿瘤标志物联合使用,可提高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。

➤ 胃泌素释放肽前体(ProGRP)

ProGRP是胃泌素释放肽(GRP)的前体结构,普遍存在于神经纤维、脑和肺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中,是SCLC的常见产物,其诊断SCLC的敏感性较高,局限期为60%~70%,广泛期为74%~90%[2]。在一项对153例肺癌高危患者检测4种生物标志物血清水平(ProGRP、CEA、SCCA、CYFRA21-1)的研究中,以300pg/mL为截断值,ProGRP对SCLC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75%和100%,由此可见,单一肿瘤标志物检测中,ProGRP对SCLC诊断价值最高[3]

➤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(NSE)

NSE 是糖酵解通路中的一种酶,存在于神经元或神经内分泌组织细胞,在细胞被破坏时释放出来。NSE在SCLC中升高明显,阳性率显著高于NSCLC和良性病变,对于疑诊恶性肿瘤患者,NSE>100 ug/L提示SCLC可能性大[4],其对SCLC的诊断、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。

➤ 细胞角蛋白19片段(CYFRA21-1)

CYFRA21-1是NSCLC早期诊断中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,还可预测EGFR-TKI的疗效。一项Meta研究显示,无论总体人群还是EGFR突变人群,CYFRA21-1正常组的EGFR-TKI治疗效果均更好[5]。此外,肺鳞癌患者CYFRA21-1水平升高最明显、诊断灵敏度最高,可作为辅助CT等影像学手段早期检测肺鳞癌的首选标志物[3]

➤ 癌胚抗原(CEA)

CEA升高主要见于消化系统肿瘤,肺癌与消化道相关良性疾病患者血清CEA也可升高。高CEA水平可以预测肺腺癌患者的EGFR突变,且对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。

➤ 鳞状细胞癌抗原(SCCA)

SCCA在鳞状细胞癌的血清、胸液、活检组织浓度升高,有助于NSCLC尤其是肺鳞癌的鉴别诊断。SCCA结合CT等影像学手段,可提高高风险患者的早期检出率。

肺癌标志物联合检测助力诊疗


➤ 辅助诊断病理类型

肿瘤标志物不仅用于区分肿瘤的良性或恶性,同时对病理类型的辅助诊断与病理类型转化有提示作用。多项研究证实,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和扩散显著相关,采用不同肿瘤标志物联合,可提高阳性预测值。对于接受靶向治疗的NSCLC患者,常规ProGRP和NSE检测可以提示患者是否转化为SCLC,为后续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参考[6]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于肺癌的组织学诊断使用建议[7]

➤ 预测预后

CEA、CA125、SCCA、ProGRP和CYFRA21-1等标志物也是肺癌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。联合治疗前ProGRP和NSE的血清水平,可以更好的预测SCLC的复发[8]影像学联合肿瘤标志物可更准确预测术后患者预后。因此,应该选用上述不同标志物组合针对不同肺癌类型的预后进行评估。

 

 

安图生物在肺癌诊疗领域可提供完整肺癌肿瘤标志物检测,可实现ProGRP、NSE、CYFRA21-1、CEA、SCCA 五项标志物的联合检测,为临床提供高质、高效的检测结果,助力肺癌诊疗。


参考文献

[1] 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,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(2018年版),2018-12-21

[2] Harmsma M, et al. Biochim Biophys Acta. 2013 Dec;1836(2):255-72.

[3] Yang DW, et al. Cancer 2015; 121(Suppl 17):3113-21.

[4] Cho WC. Biomed Pharmacother. 2007 Oct;61(9):515-9.

[5] Takeuchi A, et al. Anticancer Res. 2017 Oct;37(10):5771-5776.

[6] Oya Y, et al. Oncol Lett. 2018 Oct;16(4):4219-4222.

[7] Molina R, Augé JM, Bosch X,et al.Tumour Biol. 2009;30(3):121-9

[8] Wojcik E, et al. Anticancer Res 2008; 28(5B):3027-3033.

|